深化改革给财政信息化带来挑战与机遇

来源:365外围投注网站 发布时间:2015-05-04 11:21:11 浏览次数: 字体【

——访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宁家骏

作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财政信息化建设应该如何开展?就此问题,记者近日专访了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宁家骏。他开门见山地说:“对财政信息化建设而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既带来挑战,更多的是难得的机遇。”

财政信息化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支持

在回顾了财政信息化建设近20年的历程后,宁家骏认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信息化建设在财政管理中始终发挥着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是国家政务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其中有两个重要的标志:一是最初的财务管理电算化;二是随后提出的“金财工程”。“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推进的电算化,是财务管理方面的基础性建设;从2002年开始并不断推进的‘金财工程’,对于财政管理与财政业务本身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宁家骏话锋一转,“从过去的电算化到本世纪初的‘金财工程’,以往更多的是将着眼点放在具体财政业务上,只是将原来的手工模式转化到电脑上操作,虽然提高了效率,但对于决策支持却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财政部近年来提出的财政信息化建设对此作出了调整与完善,是上一个新台阶的构想。”宁家骏说,财政信息化建设把原来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动态化,正在朝着适应新的形势要求,通过动态管理将监督机制嵌入到财政管理的方向迈进,这对原有的“金财工程”是一种提升。

如今,我国信息化建设已步入常态化,正在向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迈进。“在国家信息化战略中,财政信息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前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支持。”宁家骏对记者说,加强财政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这对用好、管好财政资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挑战与机遇并存

谈及财政信息化建设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作用,宁家骏对记者说:“与其说是单方面的作用,倒不如说是两方面的相互影响。对于财政信息化建设来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带来的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宁家骏分析说,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传统的信息化是面向流程,而先进的理念则是面向规则。所以,当规则变化时,流程就必须重新进行设计,系统也要重新调配。因此,转变理念,从着眼事务流程处理转向决策支持,这是财政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首要挑战。二是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财政信息化变得更为开放,能够同其他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如国家发改委、审计署等,进行数据的协同与共享,同时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这也是财政信息化建设要考虑的问题。三是如何处理好财政资金特别是中央财政资金的安全保密性和对外开放这对矛盾,同样是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机遇与挑战并行。“财政信息化建设本身就是最大的机遇,因为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全面深化财税改革和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求。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宁家骏告诉记者,目前新技术支撑能力大大提升,相关人员水平素质逐步提高,“金财工程”也为财政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对于财政信息化建设而言,都是实实在在的机遇。

建立精准、及时、完整的信息机制

财政信息化建设面对的是技术问题,是财政资金拨付中产生的海量数据。曾长期担任国家信息中心首席工程师的宁家骏,对大数据有着更深的理解。

“精准、及时、完整,是信息机制所要包含的三个重要维度。”宁家骏解释说,“所谓的信息机制,就是要确保信息采集的精准,真正通过‘一数一源’,使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完整地得到应用。数据是基础,如果没有数据,那么分析、决策等必然是不充分、不精确,也很难做到科学决策。用数据来说话、用数据来决策,最重要的是建立数据机制,以确保数据的精准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如何建立数据机制?宁家骏建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关注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数据的生产单位、产出单位以及数据的处理单位分别要明确各自的权利、权限,建立起针对数据质量的责任制。

对于数据应用,宁家骏认为,关键是要满足实际业务的需求,要面向问题,面向需求来做数据分析。而要做到这一点,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融合、沟通是不可或缺的。要把业务需求与技术服务相融合,这样才能确保财政业务的顺利实现。

在这位信息化专家看来,财政数据的意义更多的是跨部门之间的数据整合与共享。“财政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而宏观经济更需要跨部门的数据整合、共享。因此,了解诸如国家发改委的综合部门、投资部门、审计部门等计划部门的数据和人民银行及政府之外的商业银行的数据,是至关重要的。”宁家骏说,“适应目前形势的发展,还要研究数据的开放,在做好安全保密的前提下,要了解制定政府公共财政的数据,特别是公共预算数据,以满足社会监督的需要,这是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信息系统要嵌入内控流程

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宁家骏对财政信息化建设的熟悉。目前财政部正在制定《财政部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和《财政部信息系统管理内部控制办法》,使信息系统嵌入内控流程,实现信息系统风险防控工作动态和常态化管理。宁家骏对此也谈了他的看法。

“过去传统的内控,主要靠规章制度的管理,这是必要的。但如果仅靠纸面文字,很难杜绝暗箱操作的现象。”宁家骏对记者说,将相关制度做到系统中去,将原先文字的规章制度变成计算机系统中固化的代码、程序;把权限管理、职责管理甚至负面清单、权利清单等刚性化,做到“处处留痕”,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流程的处理,这样便可以解决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作为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归口管理部门,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已提出要将信息化嵌入到内控制度中。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财政部内控建设,提高内控意识,落实内控机制,分解内控流程。一方面,要设立内控岗,统筹内控建设,组织制定中心内控操作规程;另一方面,要梳理业务流程,找出关键节点,识别和分析存在的风险,将风险防控融入日常工作,落实到每一项具体业务中,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相关链接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信息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中办、国办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对我国信息化发展作出了部署。

在战略目标方面,到2020年,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在战略重点方面,一是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服务业信息化,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率先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二是推行电子政务。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完善宏观调控。三是建设先进网络文化。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网上传播,改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加强互联网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四是推进社会信息化。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推进社区信息化。五是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推动网络融合,实现向下一代网络的转型;建立和完善普遍服务制度。六是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加强全社会信息资源管理。七是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突破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培育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信息产业。八是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增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九是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信息化人才。

在保障措施方面,一是完善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和政策体系。紧密跟踪全球信息化发展进程,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持续深化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动态调整信息化发展目标。二是深化和完善信息化发展领域的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推动运营服务市场的公平有效竞争。研究探索适应网络融合与信息化发展需要的统一监管制度。三是完善相关投融资政策。根据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快研究制定信息化的投融资政策,积极引导非国有资本参与信息化建设。健全和完善招投标、采购政策,逐步完善扶持信息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四是加快制定应用规范和技术标准。加强政府引导,依托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以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主体,加快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五是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妥善处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改、废止之间的关系,制定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政府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创造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六是加强互联网治理。七是壮大信息化人才队伍。八是加强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九是完善信息化推进体制。(宗禾)

摘自——中国财经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