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韩城市2014年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365外围投注网站 发布时间:2015-10-26 16:39:08 浏览次数: 字体【

2015年10月23日在韩城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孙长虹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14年财政决算(草案)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14年财政决算情况

2014年,以能源煤化工业为主体经济的韩城,受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影响尤为突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组织收入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经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将年初人代会审议通过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8,900万元调整为170,000万元。具体收支情况如下:

(一)财政收入

2014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70,558万元,与上年相比减收92,131万元,下降25.4%。按级次分:中央级收入完成100,527万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37.2%;韩城市级收入完成170,031万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62.8%。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70,031万元,较上年减收20,232万元,下降10.6%,加上级补助收入120,073万元(与年初人代会汇报的119,771万元相比增加302万元),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收入7,000万元,调入资金7,843万元,上年结余-8,845万元,各项收入总计296,102万元。

(二)财政支出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07,921万元,较上年增支26,976万元,增长9.6%。加上解省、市支出52,257万元和2010年转贷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660万元,各项财政支出总计360,838万元(与年初人代会汇报的360,779万元相比增加59万元)。

公共财政预算总收总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64,736万元(与年初人代会汇报的64,979万元相比减少了243万元)。

2014年财政主要支出项目: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2,548万元、公共安全支出9,248万元、教育支出70,99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4,377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4,394万元、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34,295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7,378万元、节能环保支出8,16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3,798万元、农林水支出55,312万元、交通运输支出5,734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344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519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3,37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2,007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991万元、国债还本付息支出364万元,其他支出77万元。

二、2014年财政主要工作

2014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和刚性支出持续增长的严峻考验,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努力克服经济增长放缓、政策性减收等多重不利影响,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增加投入促发展,优化结构惠民生,改革创新提绩效,基本保证了干部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机关正常运转、民生投入和各项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多措并举,不断强化收入征管

面对2014年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极为艰难的财政困境,财税部门想方设法、多措并举狠抓税费收入征管。通过创新机制和强化措施,努力减小了经济下行对财政收入的不利影响。一是积极开展重点项目跟踪问效,加强税费收入征管,做到了应收尽收。二是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和契耕两税、土地增值税等零散税种的征收管理,切实做到抓大不放小。三是强力推进“土地建设工程房地产税(费)一体化管理”工作,规范税费征管,着力形成税费增长点。四是强化税收执法监督和税收稽查,通过稽查增加税收收入。

2. 关注民生,惠民政策进一步落实

在财政收入困难,政策刚性支出不断增长,收支矛盾极为尖锐的情况下,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财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竭尽全力保障各类政策性民生支出需求。一是大力支持农业项目建设,足额拨付各类各项建设资金,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福利制度,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三是坚持教育优先战略,健全完善各项教育保障机制,有效促进了教育内涵发展,实现了营养计划、教育生均经费补助和贫困生资助“三个”全面覆盖;四是持续深化惠民补贴“一卡通”改革,进一步放大财政补贴资金效应,全面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全年民生支出24.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80.4%。

3.坚定不移,支持市域企业稳步发展

面对经济下滑、工业经济增速回落和企业经营困难的现状,为了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帮助企业渡难关、促发展,全年累计拨付市域内相关企业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稳增长基金等财政补助资金6,024万元。企业发展稳步提升,政企关系更加融洽。

4.尽职尽责,稳步推进财政管理工作

积极开展财政信息公开。遵循公共财政、公开透明、科学规范的原则,着力打造阳光财政。严格按照上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要求,全面推进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以及部分专项资金的公开工作,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对财政工作的监督,基本达到了让政府财政工作在阳光下运行的目的和效果。

严格 “三公”经费管理。制定下发了《韩城市培训费管理办法》《韩城市会议费管理办法》《韩城市差旅费管理(暂行)办法》《韩城市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三公”经费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章制度。全市“三公”经费管理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确保了 “三公”经费“只减不增”。2014年,全市“三公”经费支出2,667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376万元,下降12.4%。(其中: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349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717万元。公务接待费601万元。)有效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我市国库集中支付工作实现了市、镇(办)两级全覆盖,覆盖率达到100%。同时,将预算内资金、政府性基金、专项转移支付等逐步纳入了集中支付范围,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不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在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利用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实行动态监管,做到了基础数据实时更新、即查即显、客观准确,摸清了“家底”,掌握了实情,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市资产总额为142,911.6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20,010.28万元,流动资产16,992.03万元,在建工程3,347.72,无形资产2,483.25万元,其他资产78.4万元。

规范财政供养人员管理。认真执行市委、市政府“逢进必考”和进一步规范新进人员的管理工作要求,积极配合编制、组织、人社部门,进一步完善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规范工作流程,严把政策关、审批关和办理关,做到了资料完备、操作有据、程序规范,实现了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预期目标。

三、2015年工作措施

(一) 转变思路,用活财政资金,着力培植和壮大财源规模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路,用大财政、大发展的观念用好用活财政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放大效应,引导、撬动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参与创新发展、项目建设及社会事业投入的积极性。下大力气培植和壮大财源规模,确保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截止目前,设立了融资担保公司基金、助保贷基金、创业基金、农业基金、移民搬迁基金5项基金,总投资6.2亿元;成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澽水河生态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移民搬迁工程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芝川重点示范镇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24家国有公司,注册资本达到10.5亿元。

(二)科学理财,强化征管措施,着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和总量

一是充分利用国地税联合办税、地税部门“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土地建设工程房地产税(费)一体化管理”和煤炭计量系统等新的征收征管手段,全面提高税费征管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认真贯彻落实《韩城市综合治税实施方案》的各项工作措施和要求,全力推进综合治税工作。目前已有12个部门的涉税信息实现了及时传递和互通共享。承担社会公共资源管理和专项整治的部门能积极开展工作,并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和实施办法,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三)团结协作,抢抓政策机遇,全面形成跑项目争资金的强劲合力

全市上下聚力形成“思想统一、号令统一、步伐统一”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认真研究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找准发力点,逆势而上,破冰解难,打开跑项目争资金的新局面,进一步提高财政保障能力。截止2015年9月底,全市累计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17.8亿元,其中争取类完成13.5亿元,占全年任务20亿元的67.5%。

(四)依法预算,厉行勤俭节约,全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严格按照新《预算法》对预算收支范围、预算编制、预算审查和批准、预算执行等方面的规定,规范编制财政收支预算,切实提高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二是进一步细化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部门“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内容,除涉密信息外,全部按上级要求及时、全面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三是严格控制政府性楼堂馆所、“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刀刃上,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截止2015年9月底,全市“三公”经费支出1,119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129万元,下降10.3%,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支出864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87万元,下降9.1%,公务接待支出25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2万元,下降14.1%。

(五)研究政策,加强债务管理,力争减轻政府债务负担

认真研究上级关于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相关政策,充分利用政策中的有利因素,按照“商业银行贷款转化为政策性银行贷款、高利率转化为低利率、资本多元化取代财政无限投资”的思路,逐步消化政府债务,调整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让社会和市场共同承担韩城社会事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责任,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